让文明为中国添彩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4-03-24 次浏览

  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动力,民族进步需要文明支撑。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不仅需要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腾飞,而且需要在文明建设上创造辉煌。建设文明中国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 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文明,是适应时代发展、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文明,其灵魂和核心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。建设文明中国,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共同价值取向,即物质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,精神文明缺失也不是社会主义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,我们创造了经济辉煌,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富裕起来的中国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、加强道德建设、净化社会风气。当今社会,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多变,在看到主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健康向上的同时,也不能忽视社会生活中不道德、不文明、不健康的现象。近些年来,社会生活中“毒胶囊”“小悦悦”“扶老人被讹”等事件,虚拟世界中“灌水”“删帖”“网络水军”等问题,公共场所中吞云吐雾、随地弃物、肢体冲突等现象,出境旅游中大声喧哗、违规拍照、随地吐痰等陋习,都在提醒与警示我们:国家富强不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,生活富裕不能以文明缺失为成本;没有道德和文明的支撑,国民的精神家园就会荒芜,现代化建设必然受到损害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需要将“软功夫”与“硬招数”结合起来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,让文明为中国添彩。

  文明需要教育来滋养。人无天习,教则移风。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,始终注重道德文明的教化和养成。从《论语》的世代传学到《三字经》的启蒙教育,从《朱子家训》的经久不衰到《增广贤文》的广泛流布,中华传统文明一直在教化中绵延赓续、发扬光大。实践证明,培育文明价值观的基础在教育,道德养成的根本在内心恪守。使文明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,须将文明价值观作为必修课纳入国民教育之中、融入文化建设体系,从识字教起、从娃娃抓起、从习惯养起,从而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、固化于习。

  文明需要法制来规范。教育是软规范,法制是硬约束,二者如车之两轮、鸟之双翼,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使文明建设由软变硬、由虚变实,需要建立健全一套有关文明行为的法规制度,将其纳入现代社会治理的轨道,用法制手段褒扬文明之举、惩治文明缺失行为,形成依法讲文明、守公德、树新风的社会秩序。

  文明需要环境来熏陶。环境能感染人,也能改造人。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会孕育文明花朵,乌烟瘴气的生活环境易产生丑恶乱象。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,需要加强舆论宣传,增进国民文明意识;开展各种文明活动,搭建群众实践平台,大力营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、以崇德的氛围陶冶人的社会环境,推动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。

 

注册会员
关注公众号